高校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發展研究

更新時間:2023-05-17 08:43:48

高校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發展研究

近年來,我國服裝行業經過一系列的起伏發展后,迅速成長為能支撐起社會經濟體系建設與發展的第一支柱產業,不僅能有效滿足現代民眾多元化服裝穿著需求,推動國家服裝市場的繁榮發展,還可通過大力爭取、創造更多服裝外匯資金,增加國家稅收水平,為民眾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的形式,為提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提供助力。而高校服裝專業是為服裝行業輸送多方面復合型人才的主要陣地,在大力推動服裝行業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有著無法被忽視的人才保障作用。

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作為高校培養優質服裝人才的重要課程教學內容,既能培養學生專業設計能力,也可有效提高學生藝術審美水平。華梅、戢范共同編著的《服裝藝術》,認為藝術教育的發展能塑造出一種良好藝術審美境界,讓人們能暫時脫離平常生活中所產生的欲望與訴求;深入探索了藝術教育在服裝設計中的不可或缺性。對此,本文將結合書中所述內容,分析我國高校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發展實況,探究益于高校提升其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水平的可行性措施。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服裝藝術》,既精簡干練地闡述了服裝藝術基礎理念與實際內容,以引領廣大讀者對服裝藝術史學知識、服裝藝術教育思想與中西方哲學思想的密切關聯性等內容有基本認知;也明確表示服裝藝術的發展與人類社會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全面了解、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通俗性服裝藝術知識,以便為其進一步推動服裝藝術的發展奠定思想認知基礎。新時展以來,服裝行業創新、優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促使服裝設計專業學科獨立性變得愈發明顯,這也意味著高校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發展的社會關注度將持續上升。

事實上,高校開展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活動,不但能有效指引服裝專業學生進一步完善自身專業知識結構,養成自主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學習意識,還可全方位提高學生藝術審美能力與綜合素質。然而,就目前各高校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進程來看,部分院校雖已充分認識到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創新發展必要性,并跟隨時代趨勢大力促進了其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模式的優化與改進發展,但在實行具體教育工作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以致相應課程教育活動的效率與結果差強人意:首先,教育目標模糊不清,學生很難從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中真正獲取益于自身發展的教育效益,且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會在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中逐漸消失殆盡;其次,課程設置缺少科學性與針對性,具體教育活動還涉及多個學科,教學跨度較大,長此以往,學生專注力得不到有效集中,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最終效果也會因此大打折扣;最后,缺少充足教育條件,致使能支撐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的基礎教學設備不夠完善,且整體教育隊伍建設水平也較低,部分教師實踐教學經驗與能力欠佳,從而使所開展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工作的實踐性不足。

整合上述內容不難發現,高校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的優化與改進勢在必行,各院??砂凑障率鲆c創建現代化的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模式:第一,結合時勢明確教育目標,利用當代豐富的教育手段與方式創建生動且有趣的教學形式。高校應將增強服裝專業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視作培育目標,并基于此目標,借助多元現代教育手段和方式豐富實際教育課程的教學形式,根據當代學生成長環境與學習需求構建靈活且生動的教育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第二,提高對應教育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根據服裝設計與藝術教育特征構建專門的教學體系。由實際層面出發,避免盲目跟從行為,針對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育目標與要求,科學設置全新課程內容與實踐教學系統,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藝術賞析水平與實踐動手能力為核心目的,建設專屬教學體系,進而增加專業課程的教育質量和效果;第三,基于實際教育需求完善相關基礎教學設備,大力提升教育隊伍建設水平。各院??稍谇宄莆辗b設計與藝術教育需求的前提下,通過校企合作、合理引進外界資源等形式,促進其基礎教學設備的更新與完善發展,以此為更好地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提供堅實教學基礎。同時,院校還應聯合實際優化教育隊伍的整體結構,并采用專業培訓、赴外進修等方式提高團隊教師實踐教學水平,以強化該專業的師資力量。

作者:馮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