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防范措施范例6篇

更新時間:2023-05-25 10:36:35

護理安全防范措施

護理安全防范措施范文1

關鍵詞: 腫瘤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放療、化療是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在治療的同時,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和并發癥,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而護理行為是否規范、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是否出現偏差,直接影響病人生存質量的高低、生存期的長短,所以,在護理工作中應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隱患,保障腫瘤患者的安全。

        1   護理安全隱患分析

        1.1責任心不強,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格  有報道指出,由于責任心不強引起的醫患投訴占所有投訴的25.0%[1],如查對制度執行不嚴格導致配錯藥、打錯針;給化療藥物時巡視不夠,未能及時發現滲漏而引起局部反應;病情觀察不及時、不仔細,未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而延誤搶救時機;搶救物品不到位,搶救器材失靈等,直接危機病人生命安全等。

        1.2 專業理論知識缺乏,護理操作技能不精  由于專業理論知識的欠缺,對病情變化和并發癥的預見性不夠,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護士操作技術不精,搶救病人時不能及時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對一些新儀器設備操作不熟練,延誤了病人的治療和搶救。

        1.3 護患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由于護理人員缺乏社會經驗及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技巧,對患者及家屬的提問,回答簡單生硬、不予重視,引起患者反感;溝通簡單機械,忽視了病人及家屬的情緒與心理需要等。

        1.4 法律意識淡薄,護理記錄不規范  臨床工作中常出現護理記錄不及時、不嚴謹,漏記、錯記、補記、涂改、醫護記錄不一致等現象,特別是對病人心理狀態的評估及防范措施的記錄不重視。

        1.5 病人的心理因素  在各種疾病中,很少如癌癥,帶給病人以巨大的精神壓力,并使其產生不良情緒[2]。尤其是晚期癌癥病人,由于疾病預后差、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無法忍受的疼痛、缺乏情感支持、經濟負擔過重等原因,易產生恐懼、抑郁和厭世情緒甚至自殺。另外,還存在病人不遵從醫護人員的指導擅自外出,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等情況。

        2   防范措施

         護理安全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病人不發生法律和法規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人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缺陷或死亡[3]。腫瘤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與其他??葡啾?,更容易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因此,加強對放療護理各環節的管理,對保障病人的治療、護理安全十分重要。

        2.1 轉變安全觀念,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提高護士的安全意識,弱化苛責個人文化,強化系統分析,讓護士能在一個正確做事容易,犯錯卻難的優良系統中工作。建立護理安全標識系統、安全護理警示牌、休息日護士長查房制、安全應急預案等。

        2.2 強化核心制度,實行護理安全責任制  制定了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安全護理責任制,簽約了護理安全目標責任書,完善了對護理人員的評價激勵體系,制定了處罰獎勵細則。對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搶救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核心制度,要求護理人員人人熟知,考核過關。

護理安全防范措施范文2

關鍵詞: 腫瘤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放療、化療是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在治療的同時,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和并發癥,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而護理行為是否規范、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是否出現偏差,直接影響病人生存質量的高低、生存期的長短,所以,在護理工作中應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隱患,保障腫瘤患者的安全。

        1   護理安全隱患分析

        1.1責任心不強,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格  有報道指出,由于責任心不強引起的醫患投訴占所有投訴的25.0%[1],如查對制度執行不嚴格導致配錯藥、打錯針;給化療藥物時巡視不夠,未能及時發現滲漏而引起局部反應;病情觀察不及時、不仔細,未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而延誤搶救時機;搶救物品不到位,搶救器材失靈等,直接危機病人生命安全等。

        1.2 專業理論知識缺乏,護理操作技能不精  由于專業理論知識的欠缺,對病情變化和并發癥的預見性不夠,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護士操作技術不精,搶救病人時不能及時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對一些新儀器設備操作不熟練,延誤了病人的治療和搶救。

        1.3 護患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由于護理人員缺乏社會經驗及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技巧,對患者及家屬的提問,回答簡單生硬、不予重視,引起患者反感;溝通簡單機械,忽視了病人及家屬的情緒與心理需要等。

        1.4 法律意識淡薄,護理記錄不規范  臨床工作中常出現護理記錄不及時、不嚴謹,漏記、錯記、補記、涂改、醫護記錄不一致等現象,特別是對病人心理狀態的評估及防范措施的記錄不重視。

        1.5 病人的心理因素  在各種疾病中,很少如癌癥,帶給病人以巨大的精神壓力,并使其產生不良情緒[2]。尤其是晚期癌癥病人,由于疾病預后差、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無法忍受的疼痛、缺乏情感支持、經濟負擔過重等原因,易產生恐懼、抑郁和厭世情緒甚至自殺。另外,還存在病人不遵從醫護人員的指導擅自外出,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等情況。

        2   防范措施

         護理安全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病人不發生法律和法規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人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缺陷或死亡[3]。腫瘤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與其他??葡啾?,更容易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因此,加強對放療護理各環節的管理,對保障病人的治療、護理安全十分重要。

        2.1 轉變安全觀念,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提高護士的安全意識,弱化苛責個人文化,強化系統分析,讓護士能在一個正確做事容易,犯錯卻難的優良系統中工作。建立護理安全標識系統、安全護理警示牌、休息日護士長查房制、安全應急預案等。

        2.2 強化核心制度,實行護理安全責任制  制定了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安全護理責任制,簽約了護理安全目標責任書,完善了對護理人員的評價激勵體系,制定了處罰獎勵細則。對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搶救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核心制度,要求護理人員人人熟知,考核過關。

        2.3 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

&nbs

[1] [2] 

p;       .. 加大“三基”培訓及考核力度  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術,特別是靜脈穿刺技術的訓練。腫瘤患者的血管由于反復穿刺和化療藥物的刺激,血栓靜脈炎甚為多見,加上該類患者的全身營養差,導致靜脈穿刺困難,為此,我們要重點培養穿刺護士,成立靜脈輸液的專業組織(簡稱INS)及PICC小組,保證靜脈穿刺的成功率,減少病人的痛苦。

 .. 加強腫瘤??浦R的學習,提高??评碚摵图寄芩?nbsp; 護理人員每人建立學習記錄筆記本,病區每周組織兩次??评碚撝R學習,每月組織一次??评碚撝R考試,每季度進行一次理論知識應知應會考試,護理部不定期進行檢查并對所學內容進行考核。

        . 強化法律意識,提高護理文件書寫的內涵質量  舉辦護理文件書寫培訓班,要求從法律角度規范書寫,根據護理星級考核標準,科護士長每周下病房檢查次,護理部每月檢查次,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措施,并與病區護士長考核標準掛鉤。

        . 掌握溝通藝術,提高溝通內涵質量  作為腫瘤科護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更多的愛心和良好的溝通藝術,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要耐心、細心地給予解釋說明,對患者過激的語言行為應給予體諒安慰,以實際行動感召患者,增進患者及家屬對我們的理解與信任,提高滿意度,杜絕護理糾紛。

        . 重視心理護理,預防自殺行為的發生  患者入院時,護士必須認真仔細地做好健康教育評估,了解患者的情緒是否低落、悲觀、消極、厭世等,觀察病人的日常行為有無異常,對有心理障礙者根據其原因有針對性地予以疏導。

        . 完善科室規范化制度,加強安全護理防范措施  制定《住院病人自殺傾向應急預案》和《住院病人自殺應急預案》及《住院病人自殺處理規范》等,對有明顯自殺傾向的病人耐心進行疏導,同時取得病人家屬的配合,轉移病人可能用來傷害自己的物品。安排病床時,避免靠窗,房間盡量靠近護士站,窗戶安裝防護網,病人小時有家屬陪同,不得離開病區。同時,護士加強巡視,尤其注意對廁所、浴室、配餐間等隱蔽地方的重點巡視。

        . 加強醫院管理,保證設備、儀器、設施及相關醫技科室的被服能夠滿足臨床工作的需要,配備專人維護,定期維修,及時更換。護理人員的數量與梯隊結構合理,科學運用彈性排班制,提工作效率。

護理安全防范措施范文3

關鍵詞:神經內科;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6-0200-01

神經內科是安全隱患存在的高??剖?,收治的患者往往存在感覺、運動、意識、認知障礙或精神異常等特點,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差,任何細微的疏忽就可導致嚴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針對神經內科護理過程過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制定并采取有效的護理防范措施,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

1安全隱患

1.1疾病方面: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多數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感覺障礙,病情重、變化快,安全隱患多。①跌倒。肢體的活動不方便是神經內科患者常見的現象,很容易因平衡失調而導致患者跌倒。特別對于老年患者,自理能力不強,行動比較遲緩,常出現抽搐等現象,多在晨起及午夜如廁下床時出現跌倒的現象;②走失。神經內科患者多伴有認知、記憶力障礙或老年癡呆等癥狀,如看護措施不到位,容易導致走失;③自傷、傷人。神經內科患者多伴有精神異常,常不自主地做出自傷或傷人的事情。如抑郁型患者易出現自殺傾向,躁狂型患者易毀物打人,癲癇患者抽搐發作時易發生舌咬傷;④燙、凍傷。神經內科患者多存在感覺障礙,痛溫覺不敏感。冬天使用熱水袋時,常因未掌握局部熱敷的溫度及使用方法而易致燙傷或凍傷;⑤窒息。神經內科患者多伴有吞咽困難,吞咽反射弱,進食易發生嗆咳而導致窒息??人苑瓷淙醯幕颊咭蚨虝r間內大量痰液積聚而導致窒息。鼻飼患者常因家屬或護理人員鼻飼方法不正確而導致患者窒息,從而發生嚴重的后果。

1.2技術方面:隨著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新技術和新儀器的大量引進,護理工作技術要求越來越高,護理技術風險增加,易造成護理安全隱患。特別是部分剛進入醫療系統的護理人員臨床經驗不足,對患者的病情不能做出正確的評估,未能及時向值班醫師匯報,錯失最佳救治時間。部分護理人員專業技術不過硬,缺乏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在照顧患者飲食和日常生活時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3環境方面:神經內科患者普遍存在住院時間長,病情復雜等特點,患者常會對病房產生依賴感,若病房環境不舒適,如床位過多、活動空間狹小、地面濕滑、廁所無扶手、墻壁顏色單調、燈光亮度不合適、室外噪音大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的情緒,從而加重病情,造成全隱患。

1.4管理方面:護理人員分配不合理,人員少,常出現一位護理人員同時照顧幾位患者,不能保證患者的基本需要,特別是護理人員單獨值班時,易出現因照顧不周全而來不及搶救的狀況,造成安全隱患。部分護理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身心疲憊,工作中缺乏責任感,不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各項規章制度,不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給患者帶來不信任感,在護理工作中造成安全隱患。

2防范措施

2.1評估安全隱患、確立高危人群:準確評估患者的病情情況,對病情復雜、存在危險因素的患者做好記錄,重點觀察。針對患者的病情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將易出現的危險因素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家屬,使他們能從正確的角度了解病情,積極地配合治療。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提前做好應對方案,如易出現眩暈或者長期服用降壓藥的患者,醒來以后要等一會兒才能起床,起床后站立一會兒再行走,防止暈厥發生;對于意識障礙、精神異常、高齡老年人、癡呆等患者,要警惕出現跌倒、燙傷、走失等意外;對于輕度吞咽困難的患者,應半臥進食或者以半流食為主,少吃多餐;對于鼻飼的患者,進食前要洗干凈痰液,身體半臥,確認胃管在胃內后方才可以進行鼻飼。定期對所有的患者進行安全評估,重新篩選高危險患者,做好針對性護理工作,防止意外發生。

2.2加強技能學習、提高護理質量:提高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護理人員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定期進行技術考核;對典型的病例進行回顧性討論、交流、總結經驗,拓展知識面;護理人員需熟悉了解神經內科患者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應急的處理能力,當神經內科患者出現突發性事件時才能在鎮定自若,沉著應對,提供有效的安全護理。

2.3創造優質環境、改善醫患關系:給神經內科患者創造舒適而且安全的病房環境。如病房內盡可能地留出足夠患者活動的空間;地板要防滑,同時需保持地面的干燥;洗漱間增設防滑墊;墻壁應盡可能避免單調的白色,換用柔和的壁紙;病房要遠離喧鬧的地方,給患者安靜祥和的環境;通風設施完備;在病房、走廊等活動場所安裝扶手;在病區設置警示牌和指示牌,避免意外的發生,降低安全隱患。

2.4加強護理管理、減少醫療隱患:對護理人員進行分流管理,機動操作,力爭做到一位護理人員全面照顧一位患者,保證患者的基本需要;特別是晚上突發事件高峰期,要避免護理人員單獨值班;患者常因病住院長給得身體和經濟上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情緒容易波動,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產生排斥感,護理人員在護理患者身體的同時還要增進交流,緩解患者的情緒;護理人員做好健康教育,在做各種操作、醫療檢查前與患者及其親屬進行充分的溝通及告知,必要時給予簽字;及時了解整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對存在的疑問用溫柔的語氣給予耐心的解釋,減少醫患糾紛,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3討論

隨著社會的繁榮昌盛和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對醫療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醫療安全成為患者選擇就醫的重要標準,同時也決定并影響著醫院的長遠發展和聲譽。傳統的護理工作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員分配不合理,對潛在的護理問題缺乏預見性,而護理安全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導致護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護理安全防范措施范文4

關鍵詞:骨科;護理安全;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骨科是醫療單位中糾紛高發的科室之一,骨科病房護理質量管理是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患者的安全,現就骨科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展開探討,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應措施和建議,以期加強骨科護理安全管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本文對2011年以來骨科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查找并制定防范措施如下。

1安全隱患

1.1人員因素 由于年輕護士技能知識、經驗不足,安全意識不強,預見可能發生的護理隱患糾紛能力差,對已發生的護患糾紛不能夠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解決,同時骨科患者臥床時間較長,因護理不當因素所引起的并發癥較多,患者和家屬對護理服務及患者預后的期望值高,護士人力不足也對護理安全產生了威脅。

1.2病房因素 病房設備、設施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也容易轉嫁到護理工作中,加之骨科患者由于骨折等原因往往活動不便、身體虛弱,更容易產生護理安全問題,如:①未及時配備床欄或床欄不夠牢固,造成患者墜床。②開水房及病房過道濕、滑,患者滑倒。③危險電器、設備等存放或使用不當,造成漏電甚至火災。④個別患者仍有在病房內吸煙的現象。

1.3技術操作因素 骨科護理人員專業知識不足或缺乏骨科護理經驗,容易造成技術操作失誤引起的醫護安全事故[1,2]。如對一些新的醫療產品的認識不夠,使用錯誤或考慮不周,急救設備維護不好,監測不到數據,使搶救不得力等。其中,對癱瘓、截癱等患者進行護理時,對技術操作知識和經驗要求更高,而對這些患者護理操作不當所引發的醫療糾紛也很常見,因而該危險因素應得到特別注意。

1.4其他因素 ①職業暴露:開放性創面、術后切口滲血等,護理人員容易被血液、體液等污染和銳器刺傷,受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感染的機會較大[2-4]。②新藥品種多,更新快,護士對新藥的用途、副作用不了解。③消毒隔離:骨折傷口的愈合對無菌要求高。消毒隔離、無菌技術操作都是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但由于臨床帶教的差異以及個人接受能力會增加管理的難度。④血標本有抽凝和量少的現象。⑤法律意識淡薄不會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患者及自身的合法權益。

2防范與對策

針對以上不安全因素及其成因,應采取建立和完善醫院安全護的理管理機制、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加強專業培訓、增強醫護人員法律意識及優化人員配置等措施。

2.1建立和健全骨科護理安全管理機制 ①學習護理相關的條例、制度和操作常規,細化工作流程,使制度真正落到實處;②要規范骨科護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將骨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每一名護理人員,使其各司其職,恪盡職守;③嚴格執行查對和醫囑制度。堅持班班、下一班查對上一班的醫囑;④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必要時要采取公平的績效評價措施,嚴明賞罰以激勵骨科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2.2加強專業培訓 ①加強基本業務訓練,進行教學查房,讓護士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行動上主動完成并保證本職工作的質量。充分認識到以上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以此提高警惕,增強責任感;②為了避免技術操作不當造成的醫護安全事故,醫院必須對骨科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進行嚴格的要求,并以各種培訓手段,不斷提升其業務素質;③加強實習生帶教,嚴格放手不放眼。加強年輕護士基本功訓練,結合臨床實際工作加強理論學習,教學查房和講課,并以考試、考察成績作為績效評價的一項內容,激勵護理人員自我提升。

2.3增強法制觀念 骨科患者多為工傷、車禍,我們要強化服務觀念,加強對護士法律知識的培訓,組織學習與討論以及專題培訓,提高骨科護士的整體素質。護理人員要堅持經常性的法制教育,提高對護理不安全因素的認識。要懂得保護護患雙方的利益,如患者的知情權、隱私權等,要做到依法行護、依法維護,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護理人員。

2.4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長期的壓力和疲憊容易導致工作上的失誤,造成安全事故[3-5]。因而醫院應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合理的安排骨科護士的工作量及和工作內容。只有保障護士良好的工作狀態才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3體會

綜上所述,加強骨科病房護理安全管理,強化業務學習,骨科病房定期分析查找護理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可提高護士法律、規章意識,提升工作質量,強化服務理念,給患者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同時通過傷后的延續追蹤服務,體現了護理工作的主動性,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士的自身價值,提升護士及醫院的形象

參考文獻:

[1]寧萬珍.骨科護理安全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研究,2011,25(24):2211-2212.

[2]申潔.淺談骨科護理安全管理[J].按摩與導引,2010(33):111-111.

[3]秦瑞云,張勇奇,王海霞.情景模擬對提高骨科護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2(18):143-144.

護理安全防范措施范文5

[關鍵詞] 產科護理;安全隱患;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10(c)-111-02

“保證醫療安全、確?;颊甙踩笔桥R床醫療護理工作的核心內容。護理安全是優質服務的保障,是護理管理的重點,是護理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依法維權意識的提高,護理活動中的風險因素逐漸顯現,給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產科的??铺攸c決定了其高風險性,醫療糾紛和事故的發生率在全國各地各醫院和各科室中均居前位[1] 。近年來,本科對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查找、分析、整改,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杜絕了護理差錯事故和糾紛的發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偨Y如下:

1安全隱患因素

1.1病房內的安全隱患

①護士態度冷漠生硬,與產婦的溝通不夠?,F階段護理人員緊張,患者多,護士承擔的各項工作繁重,導致護士沒有及時熱情地做好健康宣教,產婦易出現不服從治療及護理等行為,造成隱患。②巡視病房不及時,病情變化未及時發現。產科病房不可預知因素多,如前置胎盤大出血、急產、妊娠高血壓疾病、胎兒宮內窘迫、子癇、產后大出血、胎膜早破造成臍帶脫垂等,病情變化快,特別是節假日、中、夜班時間人員少,如果危重患者多,巡視病房不及時,可導致病情變化未及時發現,出現隱患。③責任心不強,安全意識差。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或簡化程序,如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加藥時不認真核對,錯注入或輸入未按規定作過敏試驗即用藥物,或輸入硫酸鎂、氯化鉀時未及時觀察患者反應。單獨值班時不按等級護理制度巡視患者,會陰切口的熱療、病房的紫外線照射等技術性操作由家屬進行,如發生燙傷或灼傷,將引發糾紛。④護理記錄不準確、不規范、不及時。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提出的“舉證倒置”要求我們在記錄時要保證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真實性,不能留有任何漏洞和含糊不清的詞語。有時患者多,護理人員少,醫囑處理及產程記錄不及時,少數護士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書寫護理記錄過于簡單,語言不嚴謹或記錄不認真。

1.2 產房內的安全隱患

①待產監測不規范,產程觀察不仔細。產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產程監測要嚴格按照要求執行,需要嚴密觀察產婦產程進展的各項指標,并及時做好記錄,同時將每個階段的情況及時反饋醫生、產婦及家屬。護士對產程監測缺乏連續性或未按要求監測、記錄不及時,出現產程異常時易引發糾紛。②助產士的專業業務技術不夠熟練。缺乏對某些癥狀的認識和預見而延誤診治,如對巨大兒的分娩估計不足導致滯產;對會陰的保護不當致會陰裂傷;會陰側切術選擇的時間、深淺、縫合方法不妥,產鉗助產造成產傷并發癥,產婦傷口愈合不佳,引發糾紛。③不了解產婦心理, 護士的態度生硬,與產婦交流溝通不夠。待產區是個獨立的區域,產婦需要護士的關心和支持,對產程的不了解,生產過程中產婦因疼痛反應而出現喊叫及不配合,解釋溝通不到位,導致家屬對護士失去了理解和信任,或助產士在操作時和別人談論與工作無關的話,極易使患者反感,將新生兒出現的一些生理狀況認為是工作人員的不認真引起,并以此引發糾紛。

1.3新生兒護理中的安全隱患

①新生兒產傷。例如助產士在為新生兒處理臍帶時灼傷新生兒皮膚,造成了產婦及家屬的不滿。②臍部處理不當造成的感染。③新生兒沐浴時水溫過熱或輻射臺操作不當引起燙傷。

1.4火災隱患

部分患者有時私自使用電爐等電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醫院內住院患者較多,樓層較高,加之陪伴及護理人員,人員繁雜。一旦發生火災,疏散困難。

2 防范措施

2.1提高法律意識,強化護理安全教育

要加強護理人員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及慎獨精神[2]。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制定醫療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及實施措施。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督促護士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認真做好護理記錄,嚴把環節質量控制[3],及時發現工作中的疏漏,同時每月對護理不安全因素進行全體討論、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也可借鑒已發生的醫療事故,對護士進行教育[4]。

2.2增強工作責任心,提高整體素質

護理操作中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等操作規程和制度,對新護士、低年資助產士認真“傳、幫、帶”,高年資護士要言傳身教,為她們做表率,每年有計劃地進行在職護士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急救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培訓與考核,鼓勵其參加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和操作技能訓練,定期開展各類專業知識講座,護理查房或外出培訓,對產科常見病的護理常規要求熟練掌握和應用,避免或減少工作失誤,及時防止事故發生。更新護理理念,以提高護士的業務素質,拓寬知識面,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5]。

2.3加強護患溝通,減輕孕產婦心理因素的影響

護理活動開展有賴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6],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溝通,從入院到出院全程采用各種形式對孕婦和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提供咨詢與指導,樹立良好的生育觀和良好的健康行為,以優質的服務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

2.4入院時做好防火知識宣傳

嚴禁私自使用電器、明火,加強氧氣管道的管理。病房內安全通道指示明確,確保安全通道通暢,制定病房火災疏散預案。

[參考文獻]

[1]石一復,周郁鶴.重視婦產科醫療安全,妥善處理醫療糾紛[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12):705-706.

[2]楊麗平,王芳.產科安全隱患因素與防范措施[J].家庭護士,2008,6(8):220-2231.

[3]段桂蘭.醫院潛在的護理隱患與管理對策[J].衛生軟科學,2008,22(2):155-157.

[4]白瑋,蘇志紅,王曉麗.建立“安全形勢分析會”,提高產科護理安全[J].護理研究,2010, (24):738-739.

[5]勞英業.護理安全隱患與對策[J].內科,2009,4(2):323-324.

護理安全防范措施范文6

NICU是集急危重癥新生兒及精密儀器設備、高素質醫護隊伍于一體的護理單元,是具有高責任、高風險的科室[1]。 NICU收治的患兒, 大都是病情危重、發育不全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新生兒, 患兒病情變化快, 需要的護理操作技術難度大, 要求護士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為保證護理質量, 避免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必須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進行分析總結, 及時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1 影響NICU護理安全的因素

1. 1 患兒因素 患兒年齡小, 機體抵抗力差, 病情變化快, 所以病情觀察要及時、準確、細致, 并能迅速做出判斷和對病情的預見性;尤其是早產兒, 低體重兒各器官功能發育尚未完善, 特別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 引起的呼吸窘迫綜合癥, 同時還常伴有嚴重原發病、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發生嚴重的并發癥或繼發院內感染。

1. 2 護理人員因素

1. 2. 1 專業技術水平不高 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 表現為病情觀察不到位, 發生新生兒紅臀, 腋下、頸部等皮膚皺褶處破潰、糜爛;監護部位的壓瘡;各種管道脫管、靜脈留置針意外拔出等等。此外, 在搶救急危重癥患兒時, 往往手忙腳亂, 分工不明, 場面混亂, 這些主要是護士的搶救知識、搶救技術不夠熟練, 各種搶救儀器設備使用不當, 缺乏臨床護理經驗所致。

1. 2. 2 人文素質相對偏低 年輕護士責任心不強, 加之大多為聘用制護士, 工資待遇相對偏低, 她們對自己工作的珍惜程度不夠, 工作積極性差, 對患兒缺乏愛心和耐心;另外, 主動服務意識差, 不善于與家屬溝通, 不能及時做好解釋及宣教工作, 甚至態度惡劣, 容易引發糾紛。

1. 2. 3 NICU護理人員配備不合理 衛生部印發的《2012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中明確規定:新生兒監護病房護患比為1.5~1.8:1。但是, 實際工作當中, NICU的護士配比嚴重不足, 長期的加班, 會導致護士心理壓力大, 情緒不穩定, 甚至出現失眠、強迫癥, 形成惡性循環, 致使護士工作積極性降低, 增加差錯事故的發生率, 成為NICU護理工作中一個很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1. 2. 4 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 特護記錄病情描述不準確, 重復記錄的內容過多, 醫學術語使用不規范, 護理措施以及產生的結果記錄不全面, 特別是在搶救患兒過程中, 忙于搶救, 而搶救結束后又未能及時完整記錄整個過程, 忽略重要的護理措施的記錄, 為醫療糾紛埋下隱患。

1. 2. 5 院內感染意識不強, 病房管理不到位 NICU 是院內感染高危區, 感染的發生與醫護人員手衛生、侵入性操作等有很大關系, 醫療用品及暖箱消毒不嚴, 室內的醫療器械和某些固定裝置, 以及生活用品等污染均是發生感染的途徑[2]。

2 根據以上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制定如下防范措施

2. 1 在病情觀察方面, 要做到勤巡視、勤觀察、勤思考、對患兒的病情變化要有預見性和洞察力, 重點觀察患兒的皮膚情況、精神反應、出入量、臍帶、穿刺部位的情況;觀察各種管路是否通暢, 監護探頭、約束帶是否松緊適宜;按時測量生命體征, 此外, 還應當特別注意患兒的哭聲, 不同的哭聲反映出不同的生理需要和病情變化??傊?, 事無巨細, 患兒的所有情況, 護士都應當做到心中有數, 確?;純喊踩?。

2. 2 重視繼續教育, 提高護士專業知識水平。NICU 要求護士具有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醫院應最大限度地為護士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 通過學習新知識、新技術, 提高NICU護士整體的專業技術水平。重點加強搶救技能的培訓, 護士只有具備過硬的搶救技術, 才能夠沉著冷靜, 有條不紊地參與危重癥患兒的搶救工作, 從而提高危重患兒的搶救成功率。

2. 3 重視護士人文素質的培養。NICU的護士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下進行護理工作, 這就要求她們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因此要著重加強護士愛心、耐心、責任心的培養, 使其能夠自覺做到:嚴格執行各種護理操作規程, 樹立以患兒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主動服務的意識。

2. 4 合理安排人力資源, 提高護士工作效率。醫院應加大對NICU護理人力的投入, 重視監護室護士的工作, 增加對監護室護士的人文關懷。合理安排有限的人力資源, 根據護理工作量, 實行彈性排班, 盡量減少交接班次數, 避免因交接不清而發生護理差錯或事故。

2. 5 嚴格執行護理文件的書寫規范, 提高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及時、準確地書寫特護記錄單, 要求字跡清楚, 使用醫學專業術語, 不得涂改。明確護理記錄的舉證作用和保障護士合法權益的意義, 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3]。

2. 6 加強對NICU的病房管理, 防止醫院內感染的發生。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培養護士對洗手和手消毒的依從性, 特別注重暖箱的消毒, 使用空氣凈化裝置, 定期進行空氣質量監測并記錄。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做到各項操作規范化, 牢固樹立消毒隔離和無菌觀念。護理部和醫院感染科定期組織消毒隔離檢查, 檢查制度落實情況, 尋找薄弱環節, 及時反饋, 及時處理, 保證護理安全。

3 討論

通過對NICU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和總結, 明確護理安全在監護室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NICU的護理管理者在臨床工作中,應當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有效推進科學化、系統化、制度化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 堅持科學管理, 有效運用現代化質量管理方法, 切實為患兒提供安全、有序、方便、滿意的全程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三花. NICU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防范策.護理研究, 2007, 21(11):3077.